伟德体育(BetVictor Sports)国际官网(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同一个题材,报纸上发一个版的文字来进行深度报道,拍三五分钟的短视频也可以把事情说明白。这是两种并行的叙事手段,在实操中区别很大,比如说同样是采访一个当事人,拿笔记录对方的话跟用摄像机录像就有很大区别。文字报道会在纸上还原事件,但那是脑海里的场景模拟,已经是二次加工创作。视频采访一打开镜头,创作就开始了,没有提前创作的构思(脚本)和现场的调度(导演),素材采不到位采不充分,最后剪出来的片子就很难立起来。所以,做新闻短视频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到现场去。如果到不了现场,也要尽可能收集到现场的素材,国内几家新闻短视频制作平台都很重视第一手的现场视频或图片,甚至有专门的搜集渠道,这体现出“眼见为实”的头等重要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出彩的新媒体产品都体现了这一点,没有现场素材,就没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现在做旁白其实有很多玩法,比如AI虚拟主播,各种语言风格都能调制出来,模拟出来,可以想象,将来这个方向的声音制造会更精良更逼真。玩旁白,有时你甚至可以从评书里找灵感。老艺人讲故事,一人分饰多角,听者津津有味并无角色混乱之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评书艺人调度所有人物随机亮相又自由退场的旁白。前几年很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做出了浓浓的曲艺味,原因也在于此,就是最大化地利用了声音的可塑性和可能性。当然,中国人的审美取向里也有“大音希声”的说法,放在短视频产品里,这条标准同样适用。比如说,现在很多视频剪辑软件,尤其重视字幕的呈现方式,解说词如果把这些功能用好了,此处无声胜有声,文字的力量将加倍呈现,这也算旁白的一种变化。总之,一件短视频产品中,对画面最强有力的补充肯定是声音,但绝不止配乐一种。
如果我们的画面和声音处理好了,想要让人一口气从头看到尾,还需要注意叙事结构的问题,这就要看创作者的整体把控能力和后期剪辑的水平。我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制作视频新闻也不能平铺直叙。有一点,剪辑的逻辑跟写文章大有不同,稍微调整一下镜头顺序,有可能就改变整个故事的走向。前期脚本准备得很妥当,拍摄过程中规中矩,最后剪不出来你想要的效果甚至剪成了另外一个故事也是有可能的。一条短视频新闻里,故事简单镜头少还好说,如果事件复杂,镜头又多,一定要在后期剪辑上下功夫,比如开场如何提振观者的注意力,把人一下子拿住;收尾如何收到高潮上,让人看了还想再看,这都需要我们熟悉所有的镜头,反复调度素材,拿捏取舍画面。此外,在细节处理上,转场、动画、滤镜效果营造,调色、调声、调速等精细操作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但注意不要过分炫技,卖弄技巧有时适得其反,让人反感。比如说,动态贴图和花字一定要慎用,能锦上添花的东西用的多了就是添乱,画面层次不清晰会干扰人的视线和专注度。但我们可以多用资料图片来补充动态画面的不足,这就跟文字报道需要插图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