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BetVictor Sports)国际官网(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匡亚明这一队就地打游击,他们在范峪村帮助百姓驱散扰民的溃兵,获得了33支枪及弹药,又在龙湾村起出了散兵留下的80多支枪和部分弹药,工作团每个人都背上了枪。几天后,悄悄回到云头峪的工作团得知日军又将来犯,拂晓时分,印刷厂郭克刚班在后峪南山阻击300多名来犯的敌人,大队人马急速转移。这时,有三个走得快的日军偷袭过来,印刷工人江衍兴托起“水连珠”长枪“啪”地就是一枪,两个鬼子应声而倒,另一个立刻趴下不敢动了。首次战斗告捷,传出了“江衍兴一枪打死了俩鬼子”的佳话。然而第二天,工作团在东上峪村与敌人交火,营业室工作人员赵钧在战斗中不幸头部中弹牺牲,工作团在正规部队的策应下才成功撤退。赵钧是大众日报第一位烈士。
油墨是印制报纸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到敌占区地下零星采购要冒生命危险。在李竹如的提议下,报社自办油墨厂,用桐油、花生油、豆油、松香和锅底灰试制土油墨,经过两个多月试验获得成功。开始批量生产后,替代炭黑的锅底灰就不够用了,一时成了紧俏货。报社伙房和驻村群众的锅底刮光了,报社就专门组织人员开展“特别行动”——到周边十里八村老百姓家去收集锅底灰。后来发现,烧松柴的锅底灰油性大黏结力强,造出的油墨有光泽,于是发动一些村庄群众成立生产小组,专门用松柴烧制烟灰,由报社负责收购,这样既解决了土油墨生产原料问题,自产油墨的成本仅是原来外购油墨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密切了军民联系,一举多得。出于安全需要,报社很多工作需要保密,工作人员组织收集锅底灰时并未说明具体用途,群众不明就里,一来二去有传言说是给八路军造炸药打鬼子的,因此群众烧制、交售锅底灰愈加积极踊跃。